(本文作者Andy Home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伦敦8月6日 - 再典型不过了,不是吗?
铜市多头等待了一整年,就只是为了等待罢工的来到,而在一周的时间之内,智利就有三处潜在的罢工引爆点。
智利Caserones铜矿工会扬言,若政府的调停未能让陷入僵局的协商有所突破,将在周二进行罢工。
全球最大单一铜矿--埃斯孔迪达(Escondida)工会已经回绝了新劳动合约,罢工机率随之提高;该矿场去年才发生了44天的罢工。
在此同时,智利国营铜业公司(Codelco)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铜矿上周发生抗议活动,因重整计划争议不断。
这些题材都未能提振铜价,铜价上周周线收跌,周一又进一步探向每吨6,000美元的技术关卡。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最新报在每吨6,100美元左右。
看来铜市更加忧心中美贸易争端升高对于需求的潜在冲击。
但铜市的反应是否过度夸大?
**多重看涨信号**
进入2018年,由于一些全球最大的铜矿面临工人劳动协议到期的问题,铜多头对生产中断抱有很高的预期。
然而,今年上半年,劳资纠纷等这类问题几乎未造成生产中断。
根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今年1-4月,全球铜矿产出增长6%。以铜业的标准来看,这是非常强劲的供应增长。
当前智利铜矿的劳资纠纷涉及到大约140万吨的年产能,你可能认为铜价会有一些上涨反应。
但上周的消息只不过让始于6月中旬以来的跌势暂停而已。这波跌势让铜价从每吨逾7,300美元的高点大跌了18%。
实货市场发出的看涨信号也没有让铜价获得宽慰。
全球可见铜库存已经持续四个月下滑。6月和7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上海期交所三大交易所库存全都下降,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实货铜继续快速流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铜买家。
6月未锻造铜进口量同比提高15%,2018年上半年累计增长逾16%。
在其他时候,这种情况都会产生强大的利好组合效应。
而现在,这似乎没起到一点点作用。
**贸易关税**
影响铜价下行的原因在于,贸易紧张形势不断升级引发未来经济放缓的风险。
特朗普政府或许至少在眼下已经放松了美国与欧盟的僵持状态,却在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
美国和中国在7月分别向对方价值34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进口关税,预计很快还将对另外160亿美元的商品征税。
美国正拟对另外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则回应称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税率不等的关税。
双方均未表现出让步的迹象。
特朗普发推文称,对中国商品“征税的效果比任何人的预期都要好得多“。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则回应,直斥特朗普所执行的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是街霸式大戏。
美元上涨,人民币下跌,铜博士警告我们最终结果可能非常糟糕。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他是对的。
铜市的命运主要取决于中国需求的强劲程度。
在贸易争端爆发前,中国的需求似乎已经出现问题,意味着关税相关担忧正放大围绕中国经济周期性放缓的现有担忧。
这一点在沪铜市场表现得尤其明显。
自从今年3月以来,上海期货交易所未平仓铜合约持续下降,因为投机客离开铜市去寻找更有潜力的市场,例如依然欣欣向荣的铁矿石市场。
铜价最近的跌势伴随着高成交量,未平仓合约降至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显示最后的多头、包括大多头格林大华在内,也已经认输。
等这些结构性仓位得到清理后,市场交投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贸易争端的进展影响。
买家在贸易争端缓和时入市,当争端再度升级后再平仓离场。
**新朋友**
其他地方的投机客在利用铜表达他们的负面宏观看法。
基金已在非常快的时间内将CME铜合约净仓位从大规模多仓转为大规模空仓。
6月中旬时,基金经理持有净多仓77,740口。截至7月底时,净空仓达到26,350口,规模之大为2016年9月以来首见。
直接的仓位水准以及变化的速度都几乎前所未有。
这是因为美国铜市场的基金容量在过去两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7年一整年所见的多仓,打破了先前所有纪录。
铜博士的新基金朋友的身分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
大家最佳的猜测是,他们是新加入铜市的系统性市场参与者,以及从中国外流的套利交易人士的结合。
后者可能找到另一个看空中国经济的交易工具,而前者则是单纯在追逐铜价下跌的动能。
他们是否能够一起积聚那种创纪录的空仓,如同去年建立的多仓那般,尚有待观察。
不过,这波效应是加强任何现行的趋势,而目前趋势为稳定下行。
铜博士很可能就全球制造业经济的可能走向适时发出警告。
不过请提高警觉,他现在正透过他的新基金朋友拉高分贝传递信息。(完)
编译 张明钧/李春喜/王琛/王灿/刘秀红/陈宗琦 ;审校 龚芳/张涛/李春喜/徐文焰/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