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社评)
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在博鳌论坛公布扩大开放措施,市场解读为回应华府的诉求,中美贸易战最差时刻已过,双方有望谈判缓解争端。惟中美牵涉长远竞争,相信华府仍会不时出招遏制中国。
习近平借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契机,不点名批评特朗普总统倡议的美国优先保护主义是陈旧落伍思维。尽管面对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习坚持进一步改革开放,包括大幅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进口。
在四项措施中,除了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外,其余措施正在执行。市场解读成习回应了特的诉求,为中美贸易战降温,令市场觉得最恐慌时刻暂告一段落,这解释了为何习发言后,环球股市全面弹升。
中国为未来贸易谈判营造有利气氛,只要美国也放软姿态,大家就细节进行讨价还价,相信拖拉一段日子有望谈出结果。惟贸易问题只是缓解,而非彻底解决,底因有二。其一,贸易战是特朗普的选战,既为共和党年底中期选举拉票,也为自己两年后连任造势。只要特觉得有需要,相信会不时打经贸牌来箍票,至少今次迫使中国大幅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以及加快市场开放。
其二,美国制造业没落问题不获解决,贸赤始终困扰中美关系。这其实涉及经济转型问题,像美国汽车业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以致市占率不断被德国和日本车蚕食,单靠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不能开拓市场,为了提升竞争力,车厂只会将生产綫搬到海外以减省成本,令职位流失。
面对中国崛起的挑战,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倾斜和应用场景广泛,已进入自主研发阶段,威胁美国科技一哥地位。相信华府会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全面封杀中资收购美科技公司,并不时拿知识产权发难,试图阻挠中国科技发展。
中美还涉及区域竞争,尤其中国透过一带一路试图突破美国的围堵,美国续用双重标准,将中国在斯里兰卡、吉布堤建基地,渲染成「中国威胁」论,并会不时拿南海问题大做文章,营造中国崛起威胁周边地区安全。
由于中美在各方面存在长期竞争,随着华府调整对华战略,不会因贸易问题暂缓而改变,反而会全方位打压,意味双方明暗博弈不断。(完)
注:以上的评论仅为摘要,并且不代表路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