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末过后流动性泛滥 * 高等级信用债表现抢眼 * 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期货由跌转升 * 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午后跟随下行 (新增货币市场收盘报价) 路透上海7月2日 - 跨过半年末,中国银行间债市周一资金面极为宽松,与利率债走势 相近的高等级信用债表现抢眼,虽然个券成交连续性依旧不算太强,但整体来看向好势头十 分明显。另外,股市表现不佳,跷跷板效应再现,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午后由跌转涨,主要利 率债收益率跟随下行。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一收跌逾2.5%至28个月新低。分析师指出,今日大盘未能承接上周五 反弹势头,开盘后一路单边下跌,以上证50为代表的权重股再度走弱,明显拖累指 数,将上周五涨幅全部吞没,盘中再创近期新低2,756.82点,尾盘跌幅收窄。 上海一券商交易员称,信用债违约增加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降低,“现在收益率下行 主要还是集中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低评级债)还是会害怕信用风险。” 交易员透露,剩余期限近10年的国开活跃券180205最新成交在4.1975%,上日尾盘为4.2 525%;同期限国债180011最新成交在3.45%,上日尾盘为3.48%。 中国央行6月24日宣布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措施,将自7月5日起实施,预计可释放资金 约7,000亿元人民币;明确表态降准旨在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融资。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两个主力合约早盘均为小幅下跌,不过至午后收盘,五年期国债期 货主力合约TF1809收报98.555元,较上日结算价涨0.1%;10年期国债主力合约T1809 收报96.09元,较上日结算价涨0.13%。 **季初流动性泛滥回购利率大跌** 跨季后首个交易日,银行间市场周一资金供给更显泛滥,回购利率全线大跌,短期同业 存单利率亦明显走低。而本周四(5日)降准资金将释放,料短期内资金宽松局面难改。 交易员并指出,央行正式将流动性调控基调从“合理稳定”调整为“合理充裕”后,对 于资金面的呵护态度将更为明确,尽管7月还有季度缴税,以及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未来几 个月将进一步提高,在央行的护航下料整体影响受控,资金面将延续平稳偏松态势。 “松的一塌糊涂,隔夜都在减点出,不然要烂在家里了;长期限的更狠,现在没啥人借 啦,都想着降准(实施)以后再搞。”北京一基金交易员称。 华东一银行交易员表示,其实跨季前夕月内到期资金已经相当宽松了,跨季后主要是资 金价格的快速跳水,除了回购外,同业存单利率也降幅不小,目前一个月期股份制银行发行 的同业存单已降至3.0%附近。 她并预期,尽管7月中下旬还将面临季度缴税,不过央行已经表态流动性要“合理充裕 ”,表明在资金有压力时会提前投放,力度也不会小,“顶多之前的预期有点谨慎,实际感 受应该还是比较轻松的。” 中国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指出,坚决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握好结构性去 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市场预期。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 松紧适度,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 增长。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谈到,央行最新通知称进一步提高支付机构备付金的集中交存比例, 到明年初升至100%,按照目前50%的比例来测算,未来新增交存规模可能达4,000-5,000亿元 人民币,不过考虑到是逐月提高交存比例,且央行的流动性调控基调已转松,肯定会有相应 的对冲考量,因此其对流动性的冲击料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发布通知称,自今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 根据央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今年1月末的1,237.57亿 元,逐步增加至5月末5,009.23亿元。而按照央行此前发布的时间表,今年2月-4月,支付机 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需逐步从20%提升至50%。 今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总成交量20,469.05亿元,上一交易日为15,020.83亿元;其 中隔夜品种成交18,076.12亿元,上一交易日为9,837.07亿元。 以下为主要货币市场利率报价: 其中:隔夜 2.44 2.65 -20.88 18,076.12 七天 2.69 3.01 -32.22 2,135.82 14天 3.04 4.17 -113.34 172.28 其中:隔夜 3.10 7.36 -426.00 7,830.94 七天 3.25 3.88 -62.50 1,020.23 14天 3.35 3.64 -29.00 302.68 其中:隔夜 2.52 2.80 -28.00 -- 七天 2.80 3.40 -60.00 -- 14天 3.30 4.30 -100.00 -- 其中:隔夜 2.52 2.63 -10.90 -- 七天 2.78 2.86 -8.20 -- 三个月 4.10 4.16 -5.10 -- 备注:银行间回购成交利率统计口径为存款类机构。(完) (发稿 李宏薇;审校 杨淑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