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2-4bp,国债期货尾盘扩大涨幅 * 资金充裕提振买盘热情 * 七天利率因跨年跳涨,但资金仍宽松 (新增货币市场收盘报价) 路透北京12月25日 - 中国银行间市场周五现券期货均走暖,收益率整体下行2-4个基点(bp),国债期货 尾盘扩大涨幅。交易员表示,央行继续呵护跨年流动性,银行间资金供给充足,市场情绪高涨,现券买盘力量 加大;惟跨年后流动性形势存不确定性,现券进一步向好的空间仍待观察。 华中一银行交易员说,“资金太松了,而且今天七天能跨年,央行马上就停了14天,相当于降成本了吧。 ” 他并表示,央行操作表明对跨年流动性的呵护有加,市场人气因此振奋,尾盘国债期货拉高,收益率跌幅 也随之扩大。 上海一基金交易员称,“尾盘比较猛,(国开10年活跃券)200215下了4个bp了,一部分人又在YY(预期 )降准了,(我感觉)不太可能吧,不过我们也跟着买买买了。”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进行400亿元七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仍持稳在2.20%。而本周一时隔近三个月 重启的14天逆回购在连四日操作后暂停,因今日七天期品种即可跨年。全周净投放3,700亿元人民币。 对于跨年后市场走势,上海一银行交易员称,“不敢太乐观,先参与年底这波吃饭行情吧,年后央行会不 会回收流动性还不一定。”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00016最新成交在3.1875%,上日尾盘为3.2290%;10年期国开债200215最新成交在3.59 %,上日尾盘为3.63%。 随着周五两只贴现国债招标结束,2020年中国国债发行收官。财政部上午招标发行的三个月和六个月两期 贴现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分别为2.4219%和2.4993%,分别低于二级市场约6个和7个基点(bp),三个月期收 益率较11月末的年内高点已下滑近50个bp。 今年为对冲疫情影响,中国国债发行大幅放量,市场对明年发行规模十分关注。两位消息人士周五透露, 中国财政部近日开会表示,明年若抗疫特别国债不再发行,国债发行规模料与今年相当。 以下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的收盘情况: 北京时间16:56 两年期 五年期 10年期 TS2103 TF2103 T2103 现价(元) 100.4 99.83 97.855 较上结算价涨 0.08% 0.20% 0.27% 跌 盘中最高(元 100.4 99.830 97.870 ) 盘中最低(元 100.31 99.610 97.570 ) **七天利率因跨年跳涨,但资金仍宽松** 银行间市场隔夜资金供给仍充沛,利率虽小幅反弹但仍处0.7%低位附近,七天品种因跨年跳涨逾60bp(基 点)。交易员表示,央行今日虽暂停14天逆回购,但可跨年的七天资金仍维持一定规模投放,非银拆借跨年价 格仍高不过压力有限,资金面整体暂无恙。 “隔夜和昨天差不多,还是泛滥的,七天不太好借,毕竟跨年了,非银更得3%以上了,”华北一银行交易 员说,“ 资金价格太低了,压力并不大。”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本周重启14天逆回购,但在衔接七天期可跨年后即顺势暂停,全周净投放3,700亿元人 民币。继上周天量MLF(中期借贷便利)后,央行本周持续逆回购操作,令月内资金充沛无虞,隔夜利率一度 创历史新低;随后投放力度逐步放缓,彰显稳健中性政策态度。 非银类机构跨年资金价格仍居高,不过不少机构并不着急拆借跨年资金。下周将迎来年末最后一周,“年 末看下周吧,这周先不急着借跨年了。”华北一券商交易员说。 今日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抵押品的质押式回购总成交16,286.00亿元。上一交易日质押式回 购总成交量较前日增加304.5723亿元至44,926.9835亿元。 以下为主要货币市场利率报价: 北京时间17:45 今日(%) 上日(%) 变动(bp) 成交(亿元) 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 其中:隔夜 0.7609 0.6046 +15.63 14,645.20 七天 2.1563 1.4336 +72.27 1,364.02 14天 2.8069 2.8201 -1.32 256.12 上海证交所质押式回购利率 其中:隔夜 4.5000 2.5000 +200.00 9,869.22 七天 3.7800 3.2850 +49.50 1,121.32 14天 3.1200 3.0500 +7.00 251.75 回购定盘利率 其中:隔夜<CN1DRPFIX=CFXS 0.8254 0.6500 +17.54 > 七天 2.1600 1.6500 +51.00 14天<CN14DRPFIX=CFXS 3.0000 3.0000 +0.00 > Shibor 其中:隔夜 0.7930 0.6090 +18.40 七天 2.1510 1.7740 +37.70 三个月 2.7660 2.7760 -1.00 备注:上述质押式回购成交量统计口径为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抵押的成交金额。(完) (发稿 侯向明; 审校 林高丽)
我们的标准: 汤森路透“信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