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券长端走弱,大宗商品价格大涨拖累 * 资金偏松则支撑短端金融债表现略强 * 通胀预期若持续,曲线料阶段性“熊陡” * 央行净回笼,但资金仍偏松 路透北京2月22日 - 中国债市周一现券表现不一,受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引发的通胀忧虑 以及美债收益率上行影响,长端收益率走高,不过尾盘随着国内股市大跌而收窄涨幅;短端 则受资金宽松提振,不过整体看金融债表现优于国债。 交易员称,国内货币政策正值收敛之际,大宗商品价格连日上涨又推升通胀预期,短期 债市将依然会受制于此,预计在短线资金偏松的格局下,收益率曲线可能阶段性迎来“熊陡 ”走势。 “上午(收益率)上了2个BP,下午股票崩了以后债券稍微好点,又下来点...美债和大 宗商品,尤其是铜涨的太凶了。”北京一银行交易员说。 华南一银行交易员表示,尾盘长端收益率上行,而短端收益率下行,“长的弱可能是和 通胀预期有关吧,短的下是因为资金松,而且主要是金融债下的多点。”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00016最新成交在3.27%,上日尾盘为3.2575%;同期限国开债200215 最新成交在3.75%,上日尾盘为3.74%。短端方面,三年期国开债210202最新成交在3.2350% ,上日尾盘为约3.26%。 伦敦期铜周一续涨,为2011年9月以来首次升破每吨9,000美元,因美元走弱且看好中国 在春节过后需求将回升。 北京一基金交易员称,大宗价格一涨激发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如此一来的话对货币政策 收紧的步伐就更加担心了,这应该是今天市场比较弱的根本原因。 “短期还是看大宗价格吧,我个人感觉曲线可能要来一段时间的‘熊陡’了,”他说。 中国沪深300指数在上周触及纪录高位后,周一创下近七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因投资 人忧心股票高估值及政策收紧风险。 较长期美国公债收益率上周五创下一年新高,国会准备对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采取行 动,而30年期通膨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转为正值。 以下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的收盘情况: 北京时间16:42 两年期 五年期 10年期 TS2103 TF2103 T2103 现价(元) 100.355 99.58 97.01 较上结算价涨 0.08% 0.19% -0.04% 跌 盘中最高(元 100.355 99.580 97.035 ) 盘中最低(元 100.25 99.320 96.815 ) **央行净回笼,但资金仍偏松** 央行公开市场小幅净回笼,同时税期临近,银行间市场主要回购利率有所反弹,但资金 供给仍偏松。七天回购已可跨月,但利率回升幅度有限,非银机构融入压力亦有限。 “今天挺松的,七天不是跨月了嘛,价格上来点,幅度还行,押信用的话也就2.6-2.7% ,比较平稳,”一银行理财子公司交易员称。 华东一银行交易员认为,缴税在即但对流动性压力料有限,最近也没有对资金需求影响 很大的因素,资金面将延续相对平稳的局面。 国家税务总局网站显示,因2月11日-17日春节放假七天,2月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2月23 日。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进行了100亿元人民币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500亿元逆回 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400亿元。逆回购未到期余额已降至600亿元。 上述银行理财子公司交易员并谈到,上周中国金融时报提出的公开市场操作看价不看量 ,仍传递政策中性的信号。从央行操作来看已确定是边际收敛,但应该也不会收很紧,毕竟 实体经济还没到特别好的程度。 她并认为,不过海外通胀预期明显升温,虽然国内压力尚有限,但后续影响还有较大不 确定性,仍需密切留意央行政策态度的变化。 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上周发表评论文章称,当前已不应过度关注央行操作数量,否 则可能对货币政策取向产生误解,重点关注的应当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MLF(中期借 贷便利)利率等政策利率指标,以及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 (完) (发稿 侯向明; 审校 林高丽)
我们的标准: 汤森路透“信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