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芝加哥1月15日 - 中国周三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仪式上承诺,将根据“市况”采购美国农产品。这加剧了农户和大宗商品交易员围绕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关税的疑虑。
贸易协议意在缓和近两年来针锋相对的贸易战紧张情势。根据协议,中国承诺在2017年240亿美元的基础上,2020年增购至少125亿美元美国农产品,2021年增购至少195亿美元。
根据听取了谈判简报的人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要求中国做出采购农产品的重大承诺,这是谈判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症结,因为中国希望拥有按需采购的自由。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周三站在特朗普旁边称,中国企业将“根据市场情况”购买美国产品。
在上述表态之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跌至一个月低点。在贸易战之前,大豆是美国对中国出口额最大的农产品。
“中国表态之后大豆就不行了,”Futures International资深大宗商品分析师Terry Reilly称。“‘让市场决定’意味着他们可能三年都不会来买。谁知道呢?这意味着要到他们需要而且价格合适的时候才会买。”
芝加哥经纪商Zaner Group首席策略师Ted Seifried表示,缺乏具体采购合约也令人失望。
美国大豆供应商对中国的销售将继续面临巴西大豆的激烈竞争,巴西农户未来几周将开始收成,其产量可能创纪录高位。
“我认为这项协议不会为我们带来重大改变,”在爱荷华州种植玉米与大豆的Charlie Zanker表示,“现在的市场是全球性的。”
协议并未削减美国出口至中国的主要农业出口品关税,不过特朗普表示将在第二阶段协议减免关税。即使中国因爆发猪瘟疫情而必须进口更多猪肉,猪肉关税仍高达68%。
“我们真的需要取消关税,”美国全国猪肉生产者协会主席David Herring表示。Herring为北卡州农户,他出席了协议签署仪式。
特朗普政府一名高级官员之后表示,中国将需要核发豁免令或者调整关税以满足其采购承诺。
中国贸易商也对协议表示怀疑。
“我觉得中国没有从中得到任何东西,”一名中国谷物贸易商在签署仪式前表示,“只是花钱换了点和平。”
**“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根据协议文本,中国承诺加快对进口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审查,期限不超过两年。之前,中国对新品种转基因作物的审核曾达到七年,让美国倍感挫败。
“我们真正需要看到的是中国如何执行这一点,”BIO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总裁Matt O'Mara表示。BIO是一个贸易组织,代表德商拜耳(Bayer) BAYGn.DE和巴斯夫BASFn.DE等种子公司。
O’Mara说,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阻碍及时审批,因为一个生物技术产品在另一个国家获批之前,中国不会对其进行审核。
“我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美国明尼苏达州沃辛顿的豆农、美国大豆协会会长Bill Gordon表示,“我认为现在需要进行大量谈判并采取措施降低关税。”
协议文本显示,中国在肉品行业也做出让步,同意取消从美国进口牛肉的年龄限制、放松对牛使用激素的限制以及对动物原产地记录的要求。
美国全国牛肉生产者协会(National Cattlemen’s Beef Association)的国际贸易和市场准入事务主管Kent Bacus表示,这些变化将使更多美国牛肉符合出口至中国的要求。
“这将改变游戏规则,”他说,“基本上,他们承认美国体系的安全区。”
美国谷物贸易商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 ADM.N和嘉吉,以及种子公司Corteva Inc CTVA.N均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表示赞赏。(完)
编译 王灿/陈宗琦/杜明霞;审校 李婷仪/张若琪
我们的标准: 汤森路透“信任原则”